Flickr徽章

www.flickr.com
FlyingskyFu 的項目 前往 FlyingskyFu 的所有相片

生活的足迹

2010-01-26

[转帖] 一个科大孩子出国2年后的思考

2008年8月3日,我到机场去接从国内度假归来的朋友,忽然间想起这恰好是我抵达美国 
2周年的日子。时光如梭,美国这片土地对我而言已不再陌生。两年的时间足以对我产生 
深刻影响;两年的经历足以让我产生巨大改变。回首这两年来的心路历程,感慨良多。 

  临近大学毕业之时大概是我最得意的一段时光。忙碌的大学生活以一个比较体面的结 
果 而告终,数年不断的孜孜以求换来了赴美留学的机会。我长期悬着的心总算踏实了下 
来,得以暂时解除枕戈待旦的状态,稍事休整一段时间。当时我心目中的未来仍是相当 
模糊的,因为几年来一直在大学校园里忙碌地求学,与社会的接触毕竟有限;加上没有 
亲友在国外,我对美国的具体情况就更谈不上了解了。那时我只是觉得一份很美好的前 
程在等待自己,希望能够在美国较好的科研环境下大体平稳地读完博士,憧憬着毕业后 
顺利进入业界、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人生的重要规划上,我自然不能容忍糊里糊涂。所以一到美国,我便着手了解与自 
己 专业相关的生物医药产业的信息。经过大概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实际情况并不 
那么乐观,与从前的想象有很大出入。即使在美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岗位也很有限,照 
样存在着僧多粥少的问题。而且在近年来博士毕业生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社会容量已经 
饱和,日后的竞争必然愈加激烈。很多从事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博士,毕业后只能勉强找 
份博士后的差事度日。尽管美国的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从 
相关专业毕业就立刻有很好的工作在等着你。事实上,美国制药企业招聘研发人员有很 
强的方向性,多数情况下只录用与研究项目直接相关的人才;而且企业要求新录用的研 
发人员能立即接手工作,不会花很长时间对其进行培训。如果你从事的不是应用性研 
究,那么很可能被制药企业直接拒之门外。在当今的美国,为找工作头疼的生物专业博 
士大有人在,长我几届的同学也不例外。读博士期间他们的日子还算舒坦,毕业却是麻 
烦的开始。总而言之,如果不预先为自己做好谋划,就业形势是相当不乐观的。 

  认识到这些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原先为自己谋划的路恐怕走不通了,即使读完 
博士也不见得就有份精彩的事业。我一度深切怀疑自己当初走错了路、入错了行,后悔当 
初不该仅仅因为兴趣而选择与实际应用尚有距离的学科方向。一个朋友看到我有些苦 
闷,上来就问我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如果你当初像我这样去学计算机专业,现在就 
会很开心吗?”他的问题很直接,启发我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职业规划这个问题。我历来 
反对无为主义:采取行动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结果,但不行动注定一事无成。与其整日担 
忧,倒不如积极寻求变革,重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我考虑过转行,曾经绞 
尽脑汁思考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我甚至尝试过利用课余时间为公司推销 
软件,其实这都是在为自己找路。但不久我便发现,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到最好都要耗费 
许多精力。然而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谁都不是千手观音,什么都去尝试的结果只可能是 
哪一样都做不好。我也曾考虑向金融和财务咨询这些热门行业靠拢,为了谨慎起见,我 
还认真对这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很快我意识到无法回避一个关键问题:我这样 
转行的优势在哪里?我非财务科班出身,连账本都没有认真看过,对这些行业甚至缺乏 
粗浅的了解。当然,如果非要从事这些行业,我可以从头去学,但与那些财务和金融科 
班出身的人相比,我又有什么优势呢?我是否能够比这些人做得更好、更为成功?客观 
地说,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认真思考之后我还是觉得,不管选择何种道路,都应该力 
争做到最好,如果强迫自己去做一些并不擅长的事情,未必是明智的选择。我不是科学 
天才,我也不认为做学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但我至少不应该去做个二流的金 
融分析员或市场咨询师,那样甚至更糟。 

  三百六十行,从收入和社会地位来说,有些行当相对好一些;然而并不存在绝对意义 
上 
的好行当,否则所有的人都会去做这一行。从辩证法来说,每一种行当都同时具有积极 
因素和消极因素。常言道,风水轮流转。几年前金融专业在美国炙手可热,从稍好一些 
的大学毕业的金融学硕士很容易就能找到年薪十万美元的工作。可是自从2007年次级房 
贷危机开始,美国的金融业形势不妙,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裁员。现在走出校门的金融学 
硕士能找到饭碗就不错了,待业几个月的情况也不罕见。这倒给我提了个醒:要想让自 
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如果你能做的事情,换个人一样能做,甚至 
做得更好,无论你身处哪个行当都别想吃到最好的菜。 

  我并不是个吝惜付出的人,只是担心付出换不来期待的回报。去年秋天,不合理的课 
程设置让我非常繁忙,私人时间被挤压得很有限;而研究课题又不幸遭遇瓶颈,屡次尝试 
总是碰壁。这些让我颇为苦闷,在一段时期内,我一度考虑退出博士学制、拿硕士学位 
就走人,然后去另外寻求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我是太想成功了,想得太迫切,甚至有点 
急躁,以致很难容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不顺,唯恐自己在哪块石头上摔得头破血流、留 
下点脑震荡后遗症。眼前的困难让我想到将来就头疼。不管怎样,我总算坚持到了这个 
学期期末,各门课程的成绩也还不错,这总还稍稍给我一些安慰。 

  寒假期间,我特地去北京小住几日,一则为了拜访老同学,二则通过他们了解国内行 
业的形势,做一番调研和考察。一看才知道,这些在国内发展的同窗其实过得比我更不容 
易。在国内读研究生的,也无法回避生存空间有限的难题,只要不是做应用性研究,将 
来的去向都有很大不确定性。更何况他们未来还要面对数量巨大的“海归”的挤压,开 
创自己的事业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即使是中科院研究所级别的单位,发放的研究生津 
贴也仅够在京城吃饭,一个月下来根本剩不下什么;而其他大学发放的研究生津贴(如 
果有的话)往往还不够吃饭的。难怪有同学开玩笑说,读研究生这几年他都成“啃老族 
”了。在美国读博士的我,尽管是无产阶级一个,但至少能够实现财政独立核算,能自 
己租房子住、有部车开,真的应该知足了。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也不敢说自己所从事的 
职业就有多少上升空间,不过他们更看重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当然也希望经济 
上能够自立。时下国内生活成本逐步攀升,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谓“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我的老同学能够在京城初步立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有比较才 
有结论,这次考察倒让我对自己的状况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与在国内发展的这些同学 
相比,我至少争取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短期内生计还不成问题;所有更应该 
认真利用当前条件下的积极因素,努力积累才干。等到将来步入职场,可就要真刀真枪 
地过招了,只有具备过硬的才干,才能攻下并巩固属于自己的一块阵地。 

  较远的理想暂且不谈,我们努力争取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的之一就是改变自己在社 
会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相信很多我的同龄人都曾期待着多年寒窗苦读能够换得一个光明的 
未来。然而,当你真地走出大学校门、从美好的青春梦境中醒过来时,却发觉生活中充 
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前认为不难获得的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安定的生活等 
等,都变成了眼前巨大的挑战。这种心理仓位的落差往往是步入现实社会之后才能体会 
到的。满目的不确定性打破了我们对稳定未来的预期,心里难免产生些困惑和迷茫。我 
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从这困惑和迷茫中走出来,摆脱了带有几分焦虑的心理状态。常言 
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来还是值得积极谋划的,但心务必要放得宽一些:与将来 
可能要面对的麻烦相比,今天的事情只能算小意思。何况成长的过程也是对心理承受能 
力的考验,你有多大的胆量,就能撑多大的船;凡事患得患失的人还能有多大出息?何 
况战局瞬息万变,任何事先制订的计划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步步照着原定计划执 
行,恨不得连迈哪只脚都计划好,又怎能夺得胜利?足够聪明的人自然应该懂得,有多 
大锅就下多少米,有什么武器就打什么仗。只是有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积 
极的努力。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可行性分析,我最后给自己定下了谋求平稳转型的中期目标。尽管 
我能够踏踏实实地做些研究,但我不是什么科学天才,也不希望一辈子在实验室埋头苦 
干。我完全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品味更为多彩的生活。所以 
我也不期待在趋向饱和的学术领域长期发展下去,在这个行当里我就算做得很累也未必 
能做到最好。在制药企业实习的几个月总算让我对业界的运作方式有了最基本的认识, 
也让我懂得需要学习的实在太多。我给自己制订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努力拿下制药科学 
的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再读取医药产品管理(regulatory science)的硕士学位;毕业 
后先在美国制药企业或咨询公司工作2年,熟悉国际标准和质量体系的规章制度和具体运 

作方式。然后我打算回国发展,从事新兴的技术咨询业,为国内的医疗仪器制造企业和 
仿制药生产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推动中国产品的标准化、国际化。在我跳出传统 
学术领域之后,从事科学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使我熟悉医药产品的研发流程,以另 
一种形式发挥重要作用。既要剑走偏锋、寻求转变,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 
势,这比做二流的金融分析员或市场咨询师要好得多。尽管我无法保证该计划100%行之 
有效,但它至少值得我用数年的专心致志来尝试。现在我的头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 
清醒。多年以来,家人的培养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得我在某些方面比同龄人的平均 
水平略强一些;但我真的不是什么天才,如果要获得什么才干,只有用扎实的努力来一 
点点换取。功夫若没下足,本事自然不会到家。 

  上大学以后我便开始了独自奋斗的日子。远离故土的我,早已超出家人的作用半径, 
不会享受到半点荫庇,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争取。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 
不怕缺少武器装备,不管缺什么都会在战斗中夺取。在外打拼需要这种精神,就算没有 
后方支援也要勇敢地战斗下去,需要什么就自己去“抢”。一个优秀的男人,绝不能缺 
少这种霸气。 

  说实话,但凡有些上进心的年轻人都想要点成就感。可是现实中的工作,内容难免有 
些 
单调,实际操作起来甚至有“唧唧复唧唧”之感,而成就感又在何方?但是,即便一时 
找不到所谓“成就感”,我们还是得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哪怕它看起来 
很没意思。现实怎么可能那么完美?如果每天都能随意做让自己非常尽兴的事情,那就 
不是在人间、而是在天堂了!而我们要面对的,毕竟是真实的生活。不得不承认的是, 
成就感也要靠时间和付出来积累。也许我们都更多地看到了成功人士身上光鲜亮丽的一 
面,而他们在功成名就前吃多少苦、挨多少累、倒多大霉,却未必是一般人所了解的。 
如果我们都吃不起苦,受不得累,干不了“没意思”的事,那么“有意思”的事情会自 
动送到我们手上吗?一项事业总体来说让人愉快、有成就感,并不代表其中每个过程都 
非常让人愉快、有成就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步入名牌大学、享受最好的教育是件愉 
快的事情,亲友们羡慕的目光也会让你有点成就感,然而在此之前你却不得不忍受单调 
、枯燥、充满压力的高三生活,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来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除了少数天 
才之外,在多数人看来高三是段不太愉快的日子,但它却是你走进名牌大学校门不可缺 
少的一步。没有高三那一年的不愉快,大学生活的愉快和成就感根本无从谈起。为了将 
要到来的得意之时,有时必须忍受特定时期的不愉快。这就是现实中的辩证法:责任感 
远比一时的热情和欣快重要。 

人都有惰性,有时我也懒得看科学文献,有时也懒得翻开案头的业界分析报告,毕竟理 
解这些东西是要耗费不少脑细胞的。我承认,阅读柏杨的《现代版资治通鉴》或《世界 
是平的》这类人文读物更能给我带来快感。然而,现实中我不可能仅仅做自己喜欢的事 
情。如果信马由缰,想一出是一出,而不能集中力量在最关键的方向打开突破口,只怕 
日后一事无成。增长才干的过程不见得都那么愉快,但若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强迫自 
己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要求自己每天去研究一些业界的新闻,在开创事业的过程 
中眼界要足够开阔,应该对产业的整体环境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否则将来“两眼一摸黑 
”,实行平稳转型就成了天方夜谭。我已经不是孩子了,尽管有时仍会怀念美好的大学 
时光,但人毕竟不能回到从前。大学毕业意味着进入成人社会,必须学会适应成人社会 
的游戏规则。如果现在不懂得为将来打算,混混噩噩几年后就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 
到时不得不花十倍百倍的精力来弥补从前的过失,就是想扑腾也没多少机会了。 

  如今我眼中的生活中既没有大喜、亦没有大悲,只是多了几分从容。只要平日里认真 
做好本职工作,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虚度光阴即可;既不能想得太少,也不必想得过多, 
不能让对自己的期望值成为一种负担。现在先踏踏实实地工作,对未来的结果可以理性 
预期,但不能整天想个没完。一旦趋于急功近利,脚下的步子就会不稳,若是因此摔得 
伤筋动骨,只怕是欲速则不达。我的一位老朋友想法很有见地:现行的教育制度决定了 
男人在20来岁的时候很难有特别好的工作。除非你特别走运,或者有深厚的社会背景, 
否则你的事业只能算刚刚开始。大学本科毕业你就已经二十二、三岁了,如果进入职场 
积攒资历,自然少不了几年摸爬滚打;如果再读个硕士、博士学位,二十六、七岁不过 
是刚出道的年纪,还需要积累很多业界的经验方能打开局面。你总得给自己一些时间来 
打造成功吧?真正迎来事业的风风火火恐怕是30岁左右的事情,在此之前你着急也不见 
得有用,倒不如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件妥善地安排好。在出人头地之前恐怕还得忍受些寂 
寞和清贫。 

不过,生活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成功”和“失败”两种模式,这种二分法既不科学也 
不公允。中国人的价值观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比较重视社会地位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种思维方式在客观上会促使人奋发上进,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积极因素,但是切不可 
以将这种思维推向极端:假如没有像伊藤博文说得那样“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 
就被归为“失败”,那么我们简直生活在一个失败者的社会。这种心态是很不健康的。 
只要我们以合适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活得真实、尽兴,对得起自己,对得起 
家人,对得起社会,也就足够了。 

  到美国留学之后,总算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志大才疏 
。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关键时刻你拿不出真东西来,腰杆怎么能硬?大学 
本科学到的知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能算最基本的常识,真要想把工作做得有声有 
色,要从头学起的可太多了。两年以来我一步一步重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费时 
费力却非常必要的过程。经过一番努力,研究课题总算柳暗花明,让我摆脱了屡败屡战 
的郁闷。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是最让人欣慰的东西,也是重建自信的基础。眼下我还处 
在努力爬坡的过程,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可能很多不如意,且把它们看得淡一些吧。莫斯 
科不相信眼泪,而生活总要继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